6月6日上午10时,随着启动球的点亮,国际海洋资源开发——“平海”资产收益权产品正式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发行,这意味着我省首例海洋绿色金融产品在我省区域资本市场诞生,也标志着作为海洋大省的浙江,在引入市场运营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借助金融之力,大力推进海洋强省建设上领先一步,引领开启了新的篇章。
浙江省海洋资源极其丰富,渔场、岛屿、岸线、能源等海洋资源数量,在全国首屈一指。浙江海岛数量、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一,海域面积居全国第四,海洋能源蕴藏丰富,可开发潮汐能装机容量占全国总量的40%。同时,浙江位处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建设交汇处,是打造参与国家战略的桥头堡,积极发挥海洋优势将为国家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浙江有40余万渔民、2万余条近海捕捞渔船、590余条远洋捕捞渔船,这些资产如何被盘活、资源如何被有效利用,都将成为推动浙江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转变的新动力。
去年以来,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5211”海洋强省行动、“凤凰行动”计划等决策部署,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在海洋绿色金融创新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成功推动企业在全国首发了“海洋渔业资源类资产证券化”金融产品。该产品是浙江省海洋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与浙江股交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通过创新的金融模式,盘活涉海涉渔企业项目补助资金、大宗订单等海洋渔业类资源,有效破解了该类企业在传统融资中缺少有效抵质押物和担保难的问题。
此次“平海”项目的产品发行人为平太荣远洋渔业集团,它是浙江省唯一获得“农业龙头骨干企业”称号的远洋渔业企业,公司成立了南方金枪鱼交易中心,具备从捕捞、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金枪鱼捕捞量居全国前三。但是,这样的优质渔企同样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平海”资产收益权产品以该公司拥有的国际海洋资源费作为基础资产,帮助企业盘活了权益,破解了融资难题。据悉,该类产品的成功发行,将使我省远洋及近海渔业企业受惠。
下一步,为了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解决涉海涉渔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围绕远洋渔业、水产种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生态整治修复、新兴产业培育等业务领域,通过创新化模式,支农支小,改善涉海涉渔融资环境,引导资本进入相关行业,打造龙头企业,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为浙江的海洋与渔业发展插上了金融的翅膀,扬帆起航。
作为我省区域性资本市场重要载体的浙江股权交易中心,在助力海洋强省战略实施上也不遗余力。股交中心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股权交易平台,是我省新金融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金融服务商,股交中心始终积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利用资本市场功能,培育有质量的企业,为浙江经济创新提供新金融支撑服务。首例海洋绿色金融产品的成功发行,表明股交中心在涉农绿色金融创新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后股交中心将围绕海洋、渔业、林权、土地等基础资产,创新资产收益权产品,给农民带来真正的财产性收益,让浙江绿色金融创新在更多的领域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