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业协会日前发布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5月份,101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283个国家级贫困县,覆盖全国34%的国家级贫困县。其中,79家证券公司增至“一司多县”,中泰证券、东方证券、方正证券各结对帮扶10个国家级贫困县。此外,证券公司还持续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目前,已有69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105个深度贫困地区。
证券业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司一县”结对帮扶行动广泛凝聚全行业力量,推动行业扶贫从“单打独斗”向“合力攻坚”转变,形成全行业促攻坚的良好态势,为国家脱贫攻坚增添了新的力量,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截至国务院扶贫办2017年底开展的国家专项检查验收,在153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中,通过证券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帮扶,35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的38个国家级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
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供给相对匮乏,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为帮助贫困地区开拓多元化融资渠道,2017年9月,协会再次发起“一县一企”行动倡议,号召证券公司发挥专业优势,综合运用承销保荐、并购重组、投资融资、财务顾问等手段,为贫困地区企业规范公司治理、改善融资状况提供专业服务,培育产业“造血”功能,产生了良好的帮扶效果。
经统计,自2016年至2018年,证券公司帮助贫困地区企业融资2026亿元。其中,帮助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融资64.70亿元,帮助贫困地区上市公司股票增发融资283.15亿元,帮助贫困地区企业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权融资114.31亿元,发行债券(含资产支持证券)融资1090.54亿元,并购重组融资175.22亿元,设立产业基金65.04亿元,开展私募股权融资66.09亿元,通过资管计划、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其他方式融资166.68亿元。
“一县一企”产业扶贫引导证券公司将精准扶贫与专业优势紧密结合,在严把质量关、严控风险的基础上,运用IPO、并购重组、公司债券等金融工具,把资本市场“活水”引入贫困地区,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考核评价是引导行业加强社会责任建设的指挥棒。为构建正向激励机制,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结合证券行业扶贫工作特色,协会探索制定并优化完善了《证券公司脱贫攻坚等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专项评价指标》,指标包括结对帮扶落实情况、服务贫困地区企业IPO、推荐贫困地区企业新三板挂牌、通过扶贫专项公司债券等方式为贫困地区企业融资、公益性支出情况等维度,引导行业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不断增强行动自觉,提升责任担当。
经统计,自2016年至2018年,证券公司为贫困地区企业融资2026亿元,公益性支出12.39亿元。截至2019年5月,证券公司在贫困地区派驻挂职干部121人,开展金融和资本市场教育培训430场,受众7.8万余人,推广销售特色农副产品1.01亿元,设立金融扶贫工作站54个。
考核评价体系激励证券公司从“被动帮扶”向“主动作为”转变,证券公司也不断发挥自身专长和优势,对贫困地区结对帮扶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公益性支出大幅增长,在帮助贫困地区企业融资、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县域稳定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强行业联动,交流经验做法,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优势相互叠加,最大程度地发挥协同效应,2016年9月,由协会指导中证报价搭建的金融扶贫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平台定位于信息展示、资源对接、扶贫宣传、数据交互等功能。
目前,平台已为证监会9个定点扶贫县以及新疆、西藏等贫困地区设立专门的展示板块,为220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县域展示,为56个贫困地区的产业项目进行融资展示,对接产业扶贫基金8支,规模8.34亿元。同时,平台设有证券公司扶贫信息报送系统,目前,102家证券公司报送了3855条扶贫信息。平台以此为基础,发布行业扶贫动态57期,积极传播行业扶贫正能量。
金融扶贫综合服务平台引导行业由“分兵作战”向“行业协同”转变,为推动证券行业扶贫信息对接共享、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数据支持提供了有效支撑,也为证券公司了解行业扶贫最新动态、交流扶贫经验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平台已逐渐成为行业扶贫的信息聚集区和经验交流阵地。
证券业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注重宣传引导,强化责任建设,营造服务脱贫攻坚良好氛围。一是引导证券公司优化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借助证券公司年报信息披露制度,推动行业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信息披露范围,引导行业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根据2018年度年报显示,97家证券公司(母公司口径,共98家)披露了精准扶贫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占比达99%。
二是发布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展现行业责任担当。自2011年起,协会已连续八年发布证券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向公众披露行业责任履行情况,展现行业责任担当和责任文化建设。同时,引导证券公司将履行社会责任与行业形象建设相结合,形成责任文化,做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投资银行。
三是丰富证券公司扶贫成果宣传方式。2018年10月,在证监会扶贫办指导下,联合期货业协会、基金业协会、上市公司协会,在金融街购物中心、证监会大厅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资本市场扶贫成果展”,吸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核心媒体培训班、证监会机关及系统单位、西城区政府、中小学校、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前来参观,生动丰富的成果展进一步彰显了资本市场服务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
四是注重常态化宣传推广,形成示范引导。自2016年8月起,协会探索运用《证券行业扶贫工作简报》的形式,及时向公众、行业、监管部门披露扶贫动态。目前,已发布20期简报,对55家证券公司的120个典型案例进行广泛宣传。同时,在全国第五个扶贫日之际,开展了证券行业精准扶贫专题宣传,总结脱贫攻坚典型经验,宣传资本市场精准扶贫的优秀做法和突出成效。
据介绍,证券公司通过差异化、组团化、精准化的服务,带动更多金融资源流向贫困地区,自2016年至2018年,帮助贫困地区企业融资2026亿元,进一步拓宽了贫困地区直接融资渠道。
一是服务贫困地区企业发行上市。贫困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滞后,但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产业政策优势也孕育了一批要素禀赋较好、盈利能力较强、具有IPO潜力的企业。经统计,截至2019年5月,13家贫困地区企业通过IPO“绿色通道”发行上市,募集资金74亿元。
2017年11月,由中泰证券担任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的盘龙药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募集资金2.17亿元。盘龙药业位于深度贫困地区陕西省柞水县,中泰证券通过帮助其登陆资本市场,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直接惠及柞水县贫困人口。同时,推动当地形成产业集合,帮助柞水县打造以中成药为核心的支柱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发挥债券特性和作用,拓宽扶贫资金来源。根据证券公司报送数据统计,2018年,证券公司帮助贫困地区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券(含资产支持证券)融资232.12亿元,发行人覆盖贵州、四川、广西、云南等多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募集资金用途涵盖异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等,从不同领域支持了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2018年12月,由华西证券作为计划管理人的“润银-华西通商小贷一期(扶贫)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设立,该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是广西首单扶贫资产证券化项目。该项目基础资产为百色通商小贷小额贷款,发行规模1.8亿元,募集资金将重点用于支持百色市及周边城市贫困地区优质企业及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助推贫困县域经济发展。
三是推荐贫困地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并开展股权融资。根据证券公司报送数据统计,2018年,17家证券公司推荐22家贫困地区企业在新三板挂牌,26家证券公司帮助33家贫困地区企业实现新三板股权融资21.46亿元。
佰惠生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三个核心生产厂区分别位于林西县、商都县、太仆寺旗。佰惠生及其子公司坚持以发展甜菜种植为依托,带动农户增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甜菜扶贫”模式。2018年,佰惠生面临自身、行业等的重重压力,流动资金较为紧张。作为主办券商的宏信证券积极帮助佰惠生拓宽融资渠道,引进外部投资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轮定向增发工作,募集资金0.37亿元,帮助企业在甜菜收购期结束后,及时向农户结算收购资金,确保农户稳定收益,企业平稳生产。
四是帮助贫困地区企业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融资。根据证券公司报送数据统计,2018年,证券公司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帮助贫困地区企业融资43.92亿元,进一步拓宽了贫困地区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华创证券通过区域性股权市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2.35亿元,投入到贵州省西秀区东屯乡八番村、梅旗村、山屯村、高官村的路网建设、河道整治、社区服务设施、旅游景区、小城镇基础设施、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促进东屯乡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品质提升,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业”为依托,转变农业产业模式,发展民族文化,打造可阅读、可识别、可记忆的西秀区新型小城镇。
五是借助金融组合产品实现保值增值。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保险+期货”为工具服务“三农”,推进精准扶贫。2018年,多家证券公司联合期货子公司,探索在贫困地区开展“保险+期货”项目,有效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对冲风险机制,完善传统的再保机制,保障农户收入。
九州证券联合大地保险、九州期货在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探索“保险+期货”玉米期货价格保险项目。该项目参保农户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投保8.8万吨玉米。九州证券捐赠80.8万元扶贫资金,为贫困户支付保费,通过整合金融资源,为农民提供专业的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工具,有效降低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
近年来,证券公司在结合贫困县资源禀赋和产业实际的基础上,从挖掘产业特色、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拓宽营销渠道等多角度出发,持续做好贫困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帮扶,着力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推进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一是深入挖掘产业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证券公司在充分调研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生产基地及专业生产合作社、帮助打造特色品牌、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提升贫困地区自身发展能力。
2017年,东方证券联合生鲜电商将内蒙古自治区莫旗特产“东方菇娘”推向市场,带动3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018年,除了为莫旗“东方菇娘”改进生产加工流程、捐建生产设备外,东方证券还将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累计投入320万元,在深度贫困地区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建立茶叶产业扶贫基地,打造“东方红宜红茶”品牌,推动当地茶叶产业升级发展。东方证券发挥公司品牌整合能力,挖掘当地特产的独特优势,为当地茶叶产业建立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溢价能力,探索出解决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提高产品市场认可度的产业发展之路。
二是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截至2018年底,21家证券公司自主或参与设立40余只产业扶贫基金,为贫困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来活力。
国都证券在深度贫困地区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参与设立了兴围发展基金(有限合伙)政府产业引导基金。该基金发起设立规模5亿元,旨在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专业投资机构管理”的模式,吸引更多的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关注围场优质企业,并通过国都证券的专业辅导,帮助当地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满足对接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三是多渠道拓宽特色产品营销渠道。证券公司借助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通过搭建扶贫电商平台、线上推广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组织消费认购等,帮助贫困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拓宽特色产品销售途径,带动贫困县域产业发展及贫困人口增收。
为帮助贫困地区特色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申万宏源证券积极协调中投系统各单位、扶贫馆经营企业、京东商城、京东物流等,全力推进在京东商城上线中投系统扶贫电商平台的项目建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开店申请,并推进线上店铺装修、网页设计、产品上架等。2018年11月,中投扶贫电商平台“一区四馆”正式上线运营,中投公司对口扶贫的“三省四县”农产品得以全面对接京东商城覆盖全国的销售和物流渠道,成为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打造产销对接“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一环。
爱建证券参与设计并采购了20台茶叶自动售卖机,捐赠给深度贫困地区湖北省英山县,并协助将机器在武汉地区的机场、火车站及上海陆家嘴区域的商务楼宇间完成网点布局,帮助拓宽英山县云雾茶的销售渠道。经过对机器的多次调试和改进,该智能售茶机具备了品牌宣传、大数据管理、在线支付等功能,实现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以及线下销售与线上运营的同步进行。此外,售卖的每份茶叶收入中将有0.2元存入“英山大病救助基金”,在帮助英山县云雾茶打开销售渠道、提升品牌效应的同时,帮扶大别山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群摆脱困境,为贫困人口脱贫贡献力量。
中国证券业协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证券公司广泛开展资本市场教育培训、投资者教育和保护、产业技术培训等,帮助改善贫困地区及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环境,持续为贫困地区群众普及金融理念和技术知识,逐步从注重外部投入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
一是广泛开展资本市场教育培训。截至2019年5月,证券公司为贫困地区政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开展资本市场教育培训430场,培训人员达7.8万余人次。
中金公司注重提升贫困地区金融干部的水平和能力。一方面,把贫困地区金融干部请到公司业务部门,以在岗培训的方式,帮助金融干部了解资本市场融资和运作知识。另一方面,派出专家团队赴深度贫困地区湖南省古丈县,对金融干部开展资产证券化、私募股权知识和普惠金融能力建设的专题培训,帮助其有针对性地强化金融理念,增强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助推脱贫攻坚的实际本领。
二是着力开展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活动。根据贫困地区金融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证券公司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传播理性投资理念,提高风险责任意识,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维护贫困地区投资者合法权益。经统计,2018年,30余家证券公司在贫困地区开展了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活动,参与的投资者达7万余人次。
东海证券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深入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半条被子”革命老区,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维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主题的投资者教育和保护活动,内容涵盖投资者保护法规和制度、金融监管政策解读、证券新业务讲解、投资风险案例及风险警示、证券纠纷调解制度等,为贫困地区投资者普及理性投资、远离非法证券和合法权益保护等知识。
三是积极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根据贫困地区产业特点,证券公司积极对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科院等,开展产业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提升产业技术专业程度,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就业能力,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
广发证券出资100万美元,捐助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华发展项目,通过农民田间学校的创新形式,运用“农业+金融+电商”相结合的农业扶贫模式,建设“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试点。项目推动贫困地区向生态农业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转型,让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帮助更多贫困农户脱贫增收。针对贫困地区有意向外出就业的年轻人和有意愿发展农业生产的农户,广发证券邀请当地人社局和农业局的技术专家,举办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业种植技能培训,累计超过100人次,帮助农户掌握一技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