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支持乡村振兴的地方实践

作者:meirijinrong   已查看:979     发布时间:2019-08-15 15:45:3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银行业保险业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根本遵循。近年来,广东银保监局督促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广东特色产业——新会陈皮,加大金融资源投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信贷差异化管理水平,支持新会陈皮从单一产业向三产融合转变,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笔者结合监管实践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建议从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降低涉农业务融资成本、提高涉农保险保障水平、加快涉农领域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方面着力,进一步优化乡村金融供给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做法与成效

  (一)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广东银保监局专门出台《广东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统筹各类机构比较优势,明确定位,分类施策,构建适合乡村振兴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鼓励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依托“三农”事业部加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对涉农业务单列信贷计划、单设考核指标,下放审批权限,确保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全行平均水平。二是支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守支农主力军定位,当地两家法人银行都成立了“三农”金融服务委员会,加大对“三农”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二)加大金融资源投入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一是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融资需求满足度。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入,2016~2018年,新会陈皮产业贷款余额增长510.4%,贷款客户数增长233.3%。笔者选取100个银行客户进行问卷调查,85%的调查对象表示现有融资可完全满足其经营发展需要。其中,7个龙头企业户均贷款增幅222.8%,带动净资产增幅65.3%,净利润增幅9.4%;93个农户户均贷款增幅366.7%,带动家庭净资产增幅59.85%,家庭收入增幅38.04%。二是降低农业特色产业融资成本。银行机构主动减费让利,下调贷款利率,新会陈皮产业经营者贷款综合利率从2016年的7.07%下降至2018年的6.24%。三是提高特色农业产品保险保障水平。开发和推广陈皮柑气象指数保险、陈皮柑种植保险等特色保险产品,2019年1~5月,新会陈皮产业相关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85%。大力开展“政府+保险”合作模式,如人保财险和新会区政府合作推出“政策性柑树种植保险”,推出仅3个月就为80户种植户提供460万元风险保障。

  (三)创新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运用增信机制破解抵质押难题。银行机构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担保公司合作,推出由“政府+银行+保险公司”合作的“政银保”贷款,累计发放4704万元;由“银行+担保公司”合作的“农担项目贷款”,累计发放3800万元。二是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融资效率。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创新推出纯信用线上产品“陈皮e贷”,通过大数据建立信贷模型,生成白名单,客户在线提交申请后3天即可完成审批到放款全流程,业务办理效率大幅提高,目前该分行“陈皮e贷”贷款余额6967万元,比年初增长90%。三是针对农产品属性定制特色贷款产品。银行机构针对陈皮产业经营周期、行业特性专门设计开发贷款产品,如新会新华村镇银行为陈皮产业客户量身定制“陈皮贷”“惠农贷”等特色产品,已累计投放2901万元,有效缓解贷款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错配矛盾。

  (四)完善内部管理提升金融服务可持续性。一是提高涉农贷款差异化管理能力。银行机构从考核制度和资源配置着手,通过差异化管理让涉农业务人员“敢贷、愿贷、能贷”。如农业银行江门分行对涉农不良率考核容忍度比普通贷款高3个百分点,同时业绩考核向涉农贷款倾斜,激发营销人员内生动力。二是科学管控农业产业信用风险。截至5月末,新会陈皮产业不良率0.09%,比年初下降2.37个百分点,低于新会地区平均不良率水平,总体信用风险可控,金融支持陈皮产业发展具有内在可持续性。

体会与经验

  (一)党对金融工作的正确领导是根本保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强化党对农村金融工作的领导是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保障。广东银保监局、辖内银行保险机构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在推动农村金融工作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出台制度规定,细化标准规则,“一把手”亲自抓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部署、落实和指导工作。广东新会区党委政府落实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制度,区委书记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行业与地方的支持合力,为“新会模式”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监管政策引领和推动是首要前提。“新会模式”的成功得益于中国银保监会、广东银保监局和江门银保监分局三级监管部门的政策引领和推动。广东银保监局认真贯彻落实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关于广东银行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并建立银行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跟进督导,确保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效。

  (三)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是关键。金融机构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参与主体,是金融创新和普惠金融的实践者,在推动新会陈皮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方面起到了助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辖区银行保险机构牢记防范风险、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回归本源,在坚守风险底线的前提下,按照“企业农户有需求,银行保险想办法”的思路,主动适应匹配农业产业融资特点,有的放矢精准设计产品、提供服务,实现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和践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问题与建议

  (一)进一步探索拓宽农村抵质押物范围的有效途径。由于农产品价值认定难、财产权属确认难等问题存在,影响了抵押贷款在农村领域的推广。如农业银行江门分行2016年推出陈皮标准箱仓单质押担保贷款,但由于陈皮价值难以认定,目前未实际开展业务。为此,建议银行机构加强与各地农业部门的合作,推动建立农村农民财产权属确认和抵押登记管理制度,结合地区农产品特色探索建立农产品风险评估标准和价值认定体系,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加大农村抵质押贷款投放力度。

  (二)进一步减费让利降低涉农业务融资成本。尽管近年来涉农领域贷款利率有所下降,但涉农融资主体融资成本仍然偏高。如陈皮产业经营主体2018年平均贷款利率高于5年以上基准利率近30%,部分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的融资产品因融资成本偏高难以推广。为此,建议银行保险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入涉农领域,通过增加金融供给降低融资成本,大型国有控股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大对涉农普惠型保险的支持力度,按照保本微利原则合理确定下调涉农保险保费水平,完善银保合作模式下银行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分担机制,切实降低银保合作类产品融资成本。

  (三)进一步提高涉农保险的保障水平。目前保险服务在乡村覆盖率较低,保险深度不够。如新会陈皮产业保费收入与产值比例仅为0.03%,投保主体仅占陈皮产业经营主体的3.42%。为此,建议保险机构下沉服务重心,到农村地区设立基层服务网点,贴近基层提供保险服务,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和农民特色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针对农业农村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推出“一揽子”保险服务,真正发挥保险的风险屏障作用。

  (四)进一步加快互联网和大数据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运用。目前互联网和大数据运用在农村地区仍相对滞后,如新会地区目前只有农业银行江门分行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陈皮e贷”,但相关数据信息仍然依靠客户经理实地上门采集并手工录入,业务拓展有限。为此,建议加大相关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共享,探索搭建大中型商业银行与地方法人机构间的适度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客户信息整合和大数据筛选,实现对客户的精准画像,提高涉农信贷的精准度和风险管理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篇:中基协:截至7月底管理规模在100亿元...

下一篇:探路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