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18日,2019中国银行保险业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在会上表示,投资者和金融界不要光盯着高精尖领域,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发展也需要金融的支持,但是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时,过度风控是有问题的。
樊纲表示,金融机构首先应该更好的研究实体经济和整个经济发展的问题。他表示,投资实体经济的风险和机遇共存,高风险往往跟高收益结合。而投资界和金融界,或是证券基金业,往往都在找风口,觉得高精尖的领域有希望。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很多产业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都属于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包括传统的制造业。”樊纲强调,虽然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有很多,但是仍在发展过程中,比如,在电子行业等方面还面临被“卡脖子”的情况。
樊纲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隐形冠军。“这些产业可能不是那么风口,不是那么刺激,但是扎扎实实,是经济实力的所在。”
樊纲表示,这些领域长期发展需要资金支持,需要金融界的支持。之前政府对相关的领域有所忽视,我们这些短板现在的增长速度在下滑,对外依存度在提高。
“我们要看到这些风险,这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持续发展的一些重要领域,我们要看到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很多的实体经济、制造业,不一定是现在最顶端的,而且要补很多的短板。”樊纲说。
谈及当前金额服务实体经济时是否存在过度风控的问题,樊纲指出,现在实体经济的贷款多数都是抵押,很少有信用贷款。而且多次提高准款准备金率来防风险。
“风控很重要,但是过度保险就有问题。”樊纲强调,我们需要寻求金融界和实体经济新的平衡点,适当提高风险容忍度,打破刚性兑付政策的扶持和保护。其中,金融业可以加大竞争的参与度,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