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和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无论是从募资端、投资端,还是退出端看,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二八效应”继续凸显,资金进一步向头部机构和头部企业聚集,“强者恒强”局势愈发明显。
随着《资管新规》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募资难”已成为2018年国内股权投资机构的共识,但是仍有部分大额基金完成募资。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规模TOP20,即0.5%的基金募资金额占整个股权投资市场募资总量的20%。清科研究中心认为,由于国内金融监管趋严,市场资金来源减少,业绩良好、资源丰富且具有品牌的机构募资优势明显。
市场投资节奏逐步放缓,投资金额呈现下降趋势,资金向部分头部企业集中。清科研究中心统计发现,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规模TOP100,即1%的企业融资金额占整个市场投资总量的48%。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8年企业融资聚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培育出一批商业模式良好、盈利模式清晰的优质公司,吸金能力不容小觑;二是我国大部分初创企业质量堪忧,投资者避险情绪明显,更愿意重金布局头部企业。
资金的高度集中在基金退出环节也有所体现。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18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被投企业IPO账面总金额[4]TOP10的机构,即2%的机构所投企业IPO账面总金额占整个股权投资市场IPO账面退出总量的43%。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再加上私募基金行业的监管加强,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已正式进入调整期,总体呈现出资金聚集、优胜劣汰的发展态势,预计2019年将继续保持理性发展,“大浪淘沙”时代已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