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长龚波:设立特色板块服务企业 六方面应对疫情冲击

作者:songjingtao   已查看:1401     发布时间:2020-09-24 16:43:31

证券时报记者程丹

被称为“新汉柜”的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简称“武交中心”)是湖北省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9月10日,武交中心已为455家托管挂牌企业完成股权融资2779笔,实现融资总额1283.78亿元,其中,股权直接融资491.10亿元,股权质押融资792.68亿元。

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如何助力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如何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如何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董事长龚波。

设立特色板块服务各类企业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武交中心探索创新内设板块层级,以满足不同企业的发展需要,您能简单介绍下相关板块的情况吗?

龚波:为满足不同成长阶段、不同规模实力、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发展诉求的中小微企业的个性化需要,武交中心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内设板块层级,先后在业内率先推出了“股份公司板”“科技板”“青创板”“海创板”“种子企业板”等多个特色板块。

“股份公司板”全部都是经过了股改、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板”是为作为科教大省的湖北省内大量还没有进行股份制改造、但同样具有规范培育和融资需求的科技型企业打造的专门板块,允许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直接挂牌,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股份制改造,挂牌的都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企业,可专享科技贷款、创业投资、债券发行等融资产品服务;“青创板”是由团省委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与武交中心联合打造的、为支持大学生为主体的青年创新创业定制的特色板块;“海创板”是专为服务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企业,从资本市场层面落实我省对外开放发展战略而设立的板块,其主要挂牌对象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办或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的,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高质量、高科技、高成长型企业;“种子企业板”是从上市培育、服务湖北省“上市倍增计划”出发设立,板块以培育上市企业为目标,建成湖北省上市后备重点企业的资源仓库和种子基地。

截至2020年9月10日,武交中心累计托管登记企业6325家,托管总股本1776.68亿股;挂牌企业总数5638家、挂牌项目6个,其中,“种子企业板”36家,“股份公司板”3012家,“科技板”2434家,“青创板”116家、项目6个,“海创板”40家;共成交122.37亿股,成交总额240.51亿元;已为455家托管挂牌企业完成股权融资2779笔,实现融资总额1283.78亿元,其中,股权直接融资491.10亿元,股权质押融资792.68亿元。在全国已经设立运营的3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中,武交中心的托管、挂牌、交易、融资、县域特色产业板块等主要业务指标均居于前列,已发展成为在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运营机构。

最近,武交中心正筹划引导全省种子企业、上市后备公司、行业细分隐形冠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等优质企业进入武交中心挂牌,即将推出“科技创新专板”“隐形冠军企业板”“荆楚优品企业板”等更高质量挂牌企业新板块。

证券时报记者: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通过对接县域金融工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请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龚波: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通过对接县域金融工程,将资本市场服务触角下沉到最基层的县域中小微企业,着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的创新探索和成效,受到中国证监会等各级监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被誉为“湖北模式”向全国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广。

截至目前,湖北四板挂牌企业区域分布已覆盖全省17个市、州、林区,覆盖率达到100%;县域挂牌企业覆盖全省103个县级行政区域中的102个,县域覆盖率达到99.03%;县域挂牌企业5119家,占中心挂牌企业总数的90.79%;县域企业共完成股权融资1031.67亿元,占中心融资总额的80.36%。全省已陆续形成通山、红安等108个县(市)域特色产业板块。

另外,已有来自全省贫困县的543家企业登陆武交中心挂牌,全省17个贫困县四板挂牌县域覆盖率达到100%;共成交3.01亿股,成交总额4.66亿元;已为贫困县四板企业完成股权融资175笔,实现融资总额17.85亿元,其中,股权直接融资1.56亿元,股权质押融资16.29亿元。

非上市企业的股权由于不易确权和估值,流动性较差,且不易变现,被业界称为“休眠资产”。武交中心在规范开展企业股权登记托管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盘活企业的股权资产,为托管挂牌企业提供股权质押融资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目前,武交中心已通过提供确权登记出质、制定股权质押融资方案、寻求银行信贷支持、出具托管股权凭证、办理股权冻结和解冻等方式,已累计为托管挂牌企业办理股权质押融资总额792.68亿元。“股权质押融资”已成为武交中心一大服务特色和亮点,受到中小微企业特别是抵押物普遍不足的初创企业和轻资产型科技企业的欢迎。

应对新冠疫情六方面增强市场服务功能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对武汉乃至湖北的经济和企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武交中心在帮扶企业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龚波:今年疫情期间,武交中心主要做了六件事,一是出台惠企政策。2月8日,为了帮助纾解挂牌企业和会员机构等市场主体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武交中心及时发布了《关于共同做好疫情防控、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公告》,推出了加强线上服务支持、减免收取服务费用、增强融智赋能支持等八项应急措施,与相关市场主体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二是开通远程服务。及时为客户开通了全业务链的在线咨询和非现场业务办理通道,保障了疫情期间平台功能不停摆,市场服务不中断。

三是稳定市场运行。地处新冠疫情中心区的武交中心克服疫情特殊困难,在努力做好防疫抗疫工作的同时,维护股权市场平稳运行,继续发挥服务地方中小微企业的功能作用。1至8月,武交中心新增挂牌企业68家,其中,股份公司板61家,科技板7家;新增托管登记企业206家,新增托管总股本94.63亿股;新增交易9.64亿股,新增成交金额15.78亿元;共为59家企业完成股权融资183笔,新增股权融资总金额175.13亿元,其中,新增股权直接融资28.28亿元,新增股权质押融资146.85亿元。

四是提供融智服务。3月中旬开始,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资本市场学院、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武交中心和湖北资本市场学院联合推出了“‘共战疫、助成长’湖北中小企业线上培训”连续四场高质量的网络直播课程,社会反响热烈,取得良好效果。湖北资本市场学院“微课在线”已连续播出20多节公益课程。与湖北省农信联社联合举办了“全省农商银行线上股权托管培训”。疫情期间,武交中心还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指导和全国同业机构的支持下,牵头完成了“全国四板市场培训课程体系库”建设,共征集到17个省市四板机构提供的首批178个培训课程和课件,并进行了整理和编排。

五是上线“四板优品”。疫情期间,武交中心全资设立的湖北四板优品汇及时推广了“利川红”“恩施玉露”“英山云雾”“咸宁松峰茶”等多家挂牌企业的名优春茶产品;新搭建的“四板优品商城”已上线“米婆婆米酒”“潜江小龙虾”等国家地理标志名优产品和“鹤峰野生茶”“保康核桃油”等爱心扶贫产品,缓解了因疫情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难题,增强了涉农挂牌企业的获得感。

六是搭建并购平台。4月18日,武交中心牵头组建了中国并购公会湖北工作委员会;为助力我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并购、融资和订单服务的“网易财经”系列路演活动已于5月份开始启动。5月19日、7月17日,由全联并购公会、中国金融博物馆、网易财经、武交中心联合举办的两场“资智援鄂”网易财经企业路演湖北专场活动在网易财经频道成功举办,旨在为受疫情影响的湖北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融智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共克时艰,支持我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疫后重建。两场路演直播分别获得超过11万人次、25万人次在线收看。参加路演的共9家企业通过这一活动提升了市场知名度,得到了产业和金融专家的咨询指导,部分企业在路演一结束就获得了投资机构的关注和青睐。

全方位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证券时报记者:能够上市是不少企业的梦想,在帮助企业实现上市梦想方面,武交中心有哪些举措?

龚波:目前,区域性股权市场对于沪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以及新三板,主要是起到培育和孵化后备上市企业资源的作用。此外,区域性股权市场可以承接新三板摘牌企业的股权挂牌和登记托管。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一直积极主动与沪深交易所、新三板、中证登等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和运营机构保持联系,建立了较为经常的沟通机制。

一是积极引导挂牌企业转板新三板、申报IPO、参与上市并购,逐步走上更高层级资本市场。截至目前,武交中心挂牌企业中有46家摘牌拟转新三板,其中,26家已经成功转板至新三板,20家正在申报挂牌新三板;另有2家企业停牌拟申报创业板IPO。武交中心通过为企业提供系统资本运作方案,帮助奇致激光公司2015年成功登陆“新三板”,随即成为首批“创新层”企业。2016年,武交中心帮助玉龙机械公司通过由上市公司星光农机以股权并购的方式成功进入主板市场。

二是通过深交所下属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作为股东的资源进行对接,截至2020年8月底,深交所委派专家共参加武交中心企业挂牌审核会85次,审核企业2207家;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联合武交中心,通过中国高新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举办了16场四板企业路演活动,路演企业90家,其中有17家企业已成功融资10133.5万元。

三是组织挂牌企业走进交易所,如组织湖北“青创板”企业家代表赴深圳证券交易所考察并接受培训,增长资本市场认知、感受场内交易场所氛围。

四是与全国股转系统的领导和专家保持了较为经常的工作沟通和业务联系,请其来湖北调研并出席培训报告会、金融博览会等活动,双方还举行过正式的战略合作会谈。

五是武交中心已经成为中证报价机构间市场参与人,与中证报价合作探索开展私募产品发行、转让等业务。

同时,2019年以来,武交中心积极争取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起草了“科技创新专板”设立方案,并根据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相关意见完成方案修订。同时对现有挂牌企业的初步筛选,发掘了一批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专板”挂牌后备企业。下一步,继续争取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政府部门的支持,出台支持政策,尽快设立湖北省区域性股权市场“科技创新专板”。

武交中心将积极参加同沪深证券交易所、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与区域性股权市场在企业培育培训、路演融资、转板对接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力争建立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市场的转板机制,推出同时在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双边挂牌的中小微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将湖北新三板摘牌企业纳入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统一托管,逐步实现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间的证券信息共享、证券账户互认,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的证券产品选择,吸引更多专业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增强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适度流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要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地方区域股权市场责任重大,武交中心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龚波:武交中心通过三方面举措防范化解风险。一是严格依法依规运作,守住防范化解风险底线。武交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依法依规治企、规范稳健经营的理念,不断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和行为,严格遵守各类监管文件的规定。全部交易制度、各类交易产品,上线之前都事先报上级监管部门审批、备案,坚决守住不发生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防范化解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二是积极开展各类风险排查,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根据防范和化解区域性股权市场风险等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武交中心通过配合上级监管部门现场检查、专项检查和内部自查的方式梳理风险因素,排查风险隐患,不断加强事前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并对摸排发现的风险隐患,及时掌握风险线索、拿出解决方案,确保风险事件早发现、早处置、早化解。切实将风险排查贯穿到运营管理中,将风险排查常态化,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策略、事前的风险识别、事中的风险评估、事后风险处置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三是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从手段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湖北证监局等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武交中心加强对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风险防范与管理,持续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强化公司整体规范治理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武交中心现有的管理和业务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包括针对平台自身、挂牌企业和会员机构三大市场主体的较为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

具体来看,逐步建立平台自身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武交中心逐步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了以全面风险管理制度为纲领性文件,以风险事件处理流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和风险档案管理为支撑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对托管挂牌企业进行常态化的风险摸排完成风险信息收集;通过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对风险进行评估、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完成对风险识别和监测;通过经营决策层制定风险战略、决定风险处置措施,完成对风险的处置与应对;通过落实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对符合监管层认定的重大企业风险事件,按要求进行及时报备和报送完成对风险的监督;通过建立风险档案完成对风险的统一跟踪和闭环闭环管理。

建立挂牌企业风险防控体系。武交中心制定了《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通过明确分类信披、按时信披等,提高信息透明度,将风险内控机制和外控机制的有机结合。为应对挂牌企业风险,武交中心制定了《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停牌、复牌、摘牌管理暂行办法》,从制度上建立了有效的退出机制,降低了因挂牌企业引发的风险。

建立会员机构风险防控体系。武交中心要求会员开展机构自查和对持续督导企业的调查工作,要求推荐会员对其推荐挂牌和持续督导的所有挂牌企业,联合会员机构和企业所在地的相关政府部门,对存在问题的企业高度关注、密切跟踪其动态,逐一进行风险识别和研判,做出风险防控预案。此外,为加强推荐会员自律管理,提高其规范执业水平,武交中心制定和印发了《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推荐业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篇: 临朐县政银企对接“五个一”机制助推...

下一篇:创设特色板块 建立股权管理的全链条服...